最近,美國對中國政策頗見反覆,一方面,美國國務院更新了官網上美台關係現況的陳述,除把對台六項保證納入其「一中政策」,並刪除「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」、「美國不支持台獨」等字句,告別行之五十年的戰略模糊。另一方面,總統拜登表示可能會取消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的部分關稅,以控制美國不斷上漲的消費者價格。
取消關稅有助於美國抑制通脹,臉子不好受,但裏子是獲益的;在官網上更新陳述,裏子並沒有什麼得益,但能噁心中國,面子上是有賺的。這個已成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慣性,在一方面退就要在另一方面進,總之不會讓中國好過。
中國應如何回應呢?
自2018貿易戰開啟而來,中國由早期被動回應,到現在是採「你打你的,我打我的」策略,不陷入戰略被動,既做好軍事準備,也做好經濟自主性的籌劃,俄烏戰爭後,如何反制西方大國的經濟戰,是更迫在眉睫的事。
中國在2020年5月提出「國內大循環」,其時中國剛剛從疫情中緩過氣,經濟逐步開始復蘇,但外部環境從政治到經濟都開始全面複雜。「內循環」提出到現在已經整整過去兩年,有關政策還是透露不多,只能從最近公佈的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意見》,看到著手消弭地區間的政策標準差異和地區壁壘, 但具體如何做?有何細節?有何影響等,還是難以解讀。
事實上,作為世界最大的生產國,中國要從對外為主轉向內外兼顧,難度極大,最困難的在於國內消費市場要足夠大,以容納原來對外出口的產品,否則,結果將是產能嚴重過剩、就業崩潰,不要說經濟增長,內部能否穩定也遠說不上。
所以,「內循環」的前提是發展國內消費市場,持續擴大內需,降低居民儲蓄率,用內部消費來消化產能,承接以前的出口,形成自我暢通、自我循環的經濟體。如果僅從紙面數字而言,中國內部消費需求頗具潛力潛力—2017年佔GDP的比重為39%,不僅遠低於美國(69.5%),也低於日本(56.3%)和韓國(47.8%)。
現在我們看到的是從「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」為切入口,中國目前約有3.3億人口的人均GDP已在2.5萬美元以上,而有10.5億人口的人均GDP在4,500美元以下,他們分別集中在城市和鄉村,被「城鄉二元結構」一分為二。
如果訴諸於歷史,就會驚訝地發現,2020年的中國與1913年前後的美國非常相似。美國在1913年前後從「外循環」經濟過渡到「內外雙循環」,其後經歷了「一戰」和「大蕭條」,外部環境非常糟糕, 但是憑藉本土產業鏈和市場的穩定,最終實現了逆流而上。
所以,由外轉內的確因難重重,但這也是中國必項跨過的門檻,現在全球經濟危機迫近,無論是因自願或是被迫,改弦易轍是中國走出新天地的方法。
文:悠然
學研社成員,香港七十後傳媒人,港大經濟系畢業生,從事媒體編、寫、評、教工作達二十年,擅長發掘繁雜時事問題背後的故事,現為自由撰稿人,並把過多的好奇投入到中國近代史研究中。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